当父母角色多变,如何不迷失自我
随着时代及社会进步,现代的父母角色多变,不仅是照顾者,还可能是教育者、情绪支持者、家庭经济的支柱,甚至是孩子的朋友或玩伴。不同角色有着不同的期望及要求,来自于自己及他人的要求,很容易让人感到压力重重、失去目标,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及情绪浪涛中迷失自我,父母们应如何保持澄明心态,不会迷失自我:
1. 认清「完美父母」是迷思
不需要事事做到100分,孩子也不需要一个完美的父母。同样地,父母也要接纳孩子的成长是在经历不断尝试,犯错,学习,累积经验及改进过程。父母以身教去示范,接纳不完美以及不断改进的「我」。
2. 反思自我,认识内心的冰山
有时你的情绪反应,如:焦虑及担心,其实是因为内在需要,好像当你强烈想给予孩子优良生活/学习条件时,可能是你想满足自己曾经缺乏的部分。当自己分清楚「我」和「孩子」需要,感受压力源于自身需要的不满足,同父母角色及「孩子」需要无关,父母能专注处理自己需要及感受。
3. 保留属于自己的空间与时间
每天留一段时间给自己,不是为了孩子、不是为了家庭,而是纯粹为了专注及关顾自己需要。无论生活如果忙碌,每天抽15分钟时间让自己「心流」,沉浸在阅读、静观、听音乐或运动等。
心流(Flow)是一种心理学上的极致体验,由心理学家米哈里 · 契克森米哈赖(Mihaly Csikszentmihalyi)提出,是指人在从事某项活动时,完全投入、忘我、并感到深度满足的状态。
心流的八大特征
当你进入心流状态时,通常会出现以下现象:
- 明确的目标: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,并清楚想达成什么。
- 全神贯注:注意力高度集中,外界干扰被屏蔽。
- 即时回馈:你能立刻知道自己做得好不好。
- 挑战与技能平衡:任务难度刚好匹配你的能力。
- 忘我投入:你不再意识到自己,只专注于当下。
- 主控感:你感觉自己掌握了这件事。
- 时间感扭曲:几小时像几分钟,或反之。
- 深度愉悦:完成后感到满足、充实、甚至幸福。
4. 辨识并打破「内化的父母声音」
很多父母由于童年经验或接收过多外在期望、压力及要求,不自觉地为自己设限,定立了固化要求,如:「你应该…」「你必须…」的内在声音,甚至常常同其他人比较,贬低自己价值、能力或表现,因此提高个人觉察能力对父母是十分重要,重新定义自己的价值与选择,放宽身上枷锁才能做自由自在的父母,真正享受做父母的乐趣及成功感。
保持自我并不自私,它是你能够持续给予的根基。透过觉察、接纳、角色切换、情绪照顾与自我空间的建立,你不只是更好的父母,也是在活出一个更真实、更有力量的自己。
是次文章由社工温琳姑娘供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