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  A  A

新聞中心

孩子開始「愛面子」, 如何讓他建立真正的自信

日期: 2025.10.08   

孩子開始「愛面子」, 如何讓他建立真正的自信




「我以後都唔玩啦!」——一句因失敗而放棄的話,背後可能藏着孩子脆弱的自我價值感。

在服務工作中,我們常遇到一些小學生,他們表現出強烈的「愛面子」行為:害怕失敗、不願承認錯誤、過度在意他人眼光……這些行為往往源自內在自信心的不足。

作為家長,我們可以怎樣幫助孩子從「面子」走向真正的自信?


 一、理解「愛面子」的心理根源

小學生正處於自我認同發展的關鍵期,當他們缺乏安全感或過度依賴外在肯定時,就容易以「面子」來保護脆弱的自我。這種防衛雖然短期有效,但長遠可能阻礙孩子面對挑戰與成長。


二、營造安全的家庭氛圍

哥哥樂樂(8)與妹妹佩佩(7)(玩數字咭遊戲,遊戲中每人有一個面具,如果答數學題目快而準確,可以畫一筆在對方的面具上。妹妹經常輸,因此不願再玩。媽媽說﹕「只要好好學哥哥計數快,你便可以畫哥哥的面具啦。」因為這樣,佩佩便選擇以後也不再玩數字遊戲,甚至不願參與有競爭性的遊戲。


家庭是孩子建立自信的第一個安全區。我們可以嘗試這樣鼓勵他們:

1. 鼓勵而非比較
「佩佩做每條題目都好努力嘗試作答,你都可以在媽媽的面具上畫一筆!」
「你今天主動幫忙收拾書包,媽媽好欣賞你的負責!」


2. 允許犯錯與學習
「題目雖然答錯了,但你可以在自己的面具上畫一朵靚花花!」
「水倒瀉了唔緊要,你用布抹乾就可以了。」


3. 表達情緒的空間
「你係咪因為被哥哥畫面具而唔開心?」
「頭先倒瀉杯水,你係咪好驚,驚俾人鬧?」



三、培養內在動機與自我效能
真正的自信來自孩子對自己能力的認同,而非外在表現。


1. 鼓勵探索與嘗試
「你願意挑戰自己玩數學遊戲,已經係贏咗自己!」
「啲水倒瀉咗,你覺得我哋可以點處理最好?」


2. 強化過程而非結果
「你由以前計唔到,到而家計得咁快,點做到架?」
「你見哥哥計得快都拍手鼓勵佢,媽媽見到你咁開心,無論贏輸都好值得!」



四、尋求專業協助
如果孩子的「愛面子」行為已影響到學習、人際或情緒發展,家長可尋求學校輔導老師或家庭服務社工的協助。透過遊戲治療、情緒教育或親子溝通技巧,協助孩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認同。

幫助孩子建立真正的自信,不是讓他永遠成功,而是讓他在失敗中仍相信自己有價值。當我們願意陪伴孩子走過脆弱與掙扎,他們就能在愛與支持中,慢慢長出堅韌的自信心。